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行活动 旅行活动

爨底下村简介_北京爨底下村简介

zmhk 2024-04-24 人已围观

简介爨底下村简介_北京爨底下村简介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爨底下村简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爨底下村简介的今日更新,以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1.爨底下村位置在哪2.北京“小布达拉宫”,藏在深山峡谷里的古村落-爨底下村,美极了

爨底下村简介_北京爨底下村简介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爨底下村简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爨底下村简介的今日更新,以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1.爨底下村位置在哪

2.北京“小布达拉宫”,藏在深山峡谷里的古村落-爨底下村,美极了

3.探访京西古村落-爨底下村

4.北京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村镇,村名最难写,多部热门影视外景地

爨底下村简介_北京爨底下村简介

爨底下村位置在哪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爨(cuan)底下村位于京西山区深山峡谷中,更名川底下村。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侧缓坡之上,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线条清晰,紫石和青石铺就的小径曲折_绕,颇具江南风格,又有世外桃源之感。

       山村的建筑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的村落似古城堡,又似山城,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它既有北京城内四合院的风韵,又有山村小巷的风光。川底下村和附近的斋堂、马栏都是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时期,该村有70多名青年参加了革命,其中34人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

       川底下村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金蟾望月、威虎镇山、神龟啸天、蝙蝠献福、一线天、花仙池、老龙窝、牛头山、九柏九十阵、京西古道遗址等。至今川底下村墙上还保留着清朝时的治家格言、照壁题字,以及抗美援朝、0各个历史时期的标语。

       爨底下村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房屋建筑整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端庄典雅,石雕、木雕、砖雕精美细腻。记者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村落依山而建,村房小,建房比较集中,户与户之间距离小,房邻房,为避免邻里矛盾,在建筑设计上,村里应用了很多巧妙的设计。细小到每户的后房沿上,都设计了水道,下雨时雨水流回前面的自家院子中,再经门前的水道排出,这样就不会阴湿邻居家的墙壁。巧妙的避免了因自然条件局限而产生邻里矛盾,营造了和谐的氛围。院落中还设有猫道、狗道。游人与猫狗和谐共处,各行其道。

       爨底下村与灵水村、马栏村、杨家峪村、杨家村、沿河口村、沿河城村、新兴村、向阳口村、青龙涧村、桑峪村、双石头村、王龙口村、西胡林村、西斋堂村相邻。

       2003年10月8日,爨底下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12月17日,爨底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爨底下村榜上有名。

       2020年8月26日,爨底下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爨底下村

       依山势而建的古朴民居,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青石、紫石、灰石铺成的街道,延续500多年的民风民俗走进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完整的“清代民居图”中。位于西山古道边的爨底详情>>

       爨底下村古建筑群

       爨底下村古建筑群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又名“古迹山庄”,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仍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保留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之一。爨底下村人(户主详情>>

       (adsbygoogle=window.adsbygoogle||[]).push({});

       爨底下村附近有爨底下村、爨底下村古建筑群、黄芩仙谷、马栏村、黄草梁风景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等旅游景点,有火村红杏、龙王帽杏仁、京白梨、门头沟京西白蜜、泗家水红头香椿等特产。

北京“小布达拉宫”,藏在深山峡谷里的古村落-爨底下村,美极了

       位于北京门头沟的仙地下村,是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古老地方,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和特色文化遗产。每个地方都展示着早期人类文明活动的痕迹,极具探索价值和观赏价值。

       位于门头沟区,进入门头沟的几乎都是盘山路。北京周边的盘山路路况良好,平整的路面穿梭在崇山峻岭中,在绿树掩映下蜿蜒前行。

       我一边开车,一边欣赏风景。这时,路边的一个老婆婆闯入了我的视野。目测,她应该70多岁了。她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拎着一箱东西,艰难地走在上坡的路上。显然,这箱子东西几乎超出了她的能力。老妇人停下来,喘着气。

       看到我没有继续前进的欲望,我停下了车。老公问我打算怎么办。我说我想和我奶奶一起去兜风。老公和朋友都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毕竟我年纪大了,也怕她家出了事找我们麻烦。

       我承认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毕竟现在这样的事情到处都是,但是这个时候我不想想那么多。我只想帮助她。我始终相信,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好人的。如果每个人都变得如此冷漠,这个世界将会多么可怕。

       我下车问我奶奶。她说她要去我前面的一个村子。我问我奶奶是不是心脏病发作,会晕车。我奶奶说不行。当我告诉她我愿意送她一程时,我奶奶的脸上充满了感激。所以我把我奶奶送到了她家。当我下车时,她从盒子里拿出几个水果给了我。我不想要它们。她能如此艰难地把它们带回来,这对她来说一定很重要。我有什么理由去接受他们,告别奶奶,继续?(我写这一段不是为了标榜什么,只是觉得世界上多一些温暖,人类就不会觉得冷了。)

       _嗦了,我们继续行程吧。

       很快,一块石碑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到了。每个人都在拍照,所以我想在这里拍一张。

       许多人来参观。随着人流,我们进了村子,想着先看看村子全貌,只好上制高点。话不多说,我们爬山出发,其实不高,都是台阶,压力不大。我们边走边看,半个小时后就到了制高点,但由于植被良好,无法完整看到村子的全貌。

       下山后,我开始地毯式“搜索”。仔细逛了一圈,真的发现了很多曾经留下的标语。仙堤下村的建筑业很有特色,有400多年的历史。500间至今还保留着70多套明清四合院。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古山村建筑之一,门头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堤下村多为平坦的石板铺成,完全符合一个中世纪村庄的形象。不过虽然是平的,但是提醒一下后面要走的朋友,路面比较平,但是拖箱子不容易。其次,鞋子要舒适,高跟鞋一定要精挑细选,因为一个美女穿了高跟鞋旅游没走多远就崴脚了。

       直到肚子抗议,我们才觉得该吃午饭了,开始觅食。最后,我们选择了名为“夏衔富人之家——富子园”的农家院。我们很负责任的说,我们的选择很成功,他家的菜真的很好吃,尤其是葱花饼,真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印象深刻,走之前打包了两个。吃饭中间,老板给我们普及了一个小知识:聪下面的‘聪’字比较复杂,一共30笔,很多人都不记得怎么写了。老板说为了方便记忆可以拆开,说: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火。这真是个好主意,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家门口的“福”字有“顶福”、“托福”等美好的寓意,我就去求了个福。

       依靠

       一桌菜很好吃,尤其是排骨

       然后我深入村子,听说那里有个山洞。沿着村子的上坡路直走大概两三公里就到了‘一线天空’,很多片子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当地人把它叫做川底安口,认为一线天空与村庄融为一体,就像一个宝葫芦的脖子,保护着这个偏僻的村庄。

       至此,为期一天的洞底之旅结束,我们在夕阳下回家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充满和平的古老村庄,希望这里的人们能够继续幸福的生活。

探访京西古村落-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是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的下辖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 历史 ,相传该村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家族聚居之地。这里至今居住的依旧是清一色的韩氏家族。

        村子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属于山地四合院,现保存有70余套明清时代的院落,现居35户,93人,是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在明、清时代,该村所在地为是京城连接边关的军事通道,也是通往河北、内蒙一带的交通要道。村后不远处,有古道“一线天”。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曾遭日军进村烧杀。

        村子四面环山,青石铺就的小径曲折回绕。村内有山泉,有良好的自然植被和适合耕作的土壤。整个村落古朴幽静,充满自然气韵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颇具江南风格,漫步其中有世外桃源之感。不愧为北京的“小布达拉宫”。

北京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村镇,村名最难写,多部热门影视外景地

        在所有的京西古村落中,最为著名的非爨底下莫属了。川底下古村落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爨底下村,把传统庭院与崎岖的山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其独特的 历史 和文化价值。虽然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爨川底下村依旧保持着民居原始的风貌。爨底下古村落的山地四合院、 历史 遗存、乡土文化、自然和人文景观,堪称我国明清山村建筑史和乡村 社会 文化的典范。

        京西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距北京市区以西90公里,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一个行政村,属于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爨底下古村落于1984年被发掘,2001年4月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被列为北京第二批 历史 文化保护区;2003年12月,经建设部批准公布列为“中国第一批 历史 文化名村”之一。

        爨底下村为我国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具有独特价值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而著称。爨底下村坐落于京西古驿道上,始建于明代。村落整体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村落整体布局呈“元宝”状,取“金银”聚财之意。目前,爨底下村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70余套,住房有500余间,建筑多为砖瓦结构,建筑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整体精良、布局合理、装饰华美。

        关于爨底下村的名字由来还有不少传说。据爨底下村因位于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险隘峡谷下方而得名“爨底下村”。还有的说法是,此村的居民全部是明初山西“韩”姓移民的后代,因韩与寒同音。寒者,乃贫穷之态。

        韩姓祖先为使本族能发迹、能富足,看村后的大崖头似一大灶,便给这个村子起名叫“爨底下”。为使这个难写难认的“爨”字让别人认识和理解,村民们还编了一个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取其“大火烧二木,韩(寒)姓也兴旺之意”。也有人认为取名的含意是“爨”当“灶”,烧火做饭,古村取“爨”,象征家族团结,还有取“灶”象征“暖”,与“韩”姓之“寒”音相对应,象征村落避寒保“暖”等多种说法,体现了村民的文化品位与追求。到1958年简化地名用字时,人们将“爨”改为“川”,便有了“川底下村”,并沿用至今。近些年,为了振兴乡村 旅游 ,“爨”又开始“火”了起来。

        从北京沿109国道开车向西,90多公里,便到达了北京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二月的北京,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京西的山谷、溪流、树林、原野和村落覆盖着皑皑白雪。雪后的爨底下村在群山环绕的怀抱中呈现一派深邃而明净、古朴而祥和的景致,洋溢着特有的魅力和情调。

        在皇城边的幽谷中,这座闻名遐迩的明清古村落。依山而建的古民居,古韵依存。屋顶原本是青灰色的,与背后的青松连绵成片,瑞雪降下,家家屋顶青灰的瓦檐间缀满了晶莹的白雪。一簇簇青边白地的色块组成了整个村庄。

        爨底下村座落在京西峡谷北侧缓坡上,依山而建,是我国保留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之一。古民居整体坐北朝南,为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爨底下村合院式民居的整体布局形式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形成了以四合院为主,三合院为辅的建筑群格局。。一条蜿蜒的街道,把村落分成上下两部分。

        村落民居沿山势高低分台而筑,层层叠叠,栉比鳞次。村落分上下两层,看似古堡又似山城,高低错落,布局合理、巧用空间、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造型别具一格的民居灰瓦飞檐、院墙高筑、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随处可见。爨底下村整体建筑和谐而典雅,砖雕、石雕、木雕蕴含着古老的民族文化。村落中石板铺成的小巷,幽雅恬静。村里还有关帝庙(又称大庙)、娘娘庙和五道庙。爨底下村的建筑古朴典雅,意趣横生,体现了明清民居传统建筑风格的极致。

        爨底下村四面群山环抱,海拔650米,属太行山脉,清水河流域。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良好,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有“世外桃源”之感。爨底下村周边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一线天、卧虎岭、笔架山、金蟾望月、蝙蝠献福、神驹蹄窝、九百九石阵、京西古道遗址等,美不胜收。

        始建于明代的爨底下村,在清朝渐渐兴旺起来,过往商旅在这个必经的古道的小村庄落脚,熙熙攘攘的过往商人让这里成为了货物集散地。到了康熙、乾隆时期,爨底下村兴起了多家商铺,如:瑞福堂、瑞庆堂、三义堂、保全兴等。

        村中石板铺成的小巷,青、紫色的石板随着岁月的打磨而晶莹光洁,色彩斑斓。小街蜿蜒起伏,幽雅恬静,青、紫两色石,取的正是“平步青云”、“紫气东来”之意。民居的门楼一般均为如意门,硬山顶,清水脊,门设在外檐柱间,门框两侧采用磨砖对缝砌砖墙,门外上部顶棚绘有图案,门楣上装饰有门簪,门外与墙体内侧之间有精致的水磨砖墙花纹。另外,许多宅院下有地窖,上有花墙。院落建筑集砖雕、石雕、木雕于一体,形态各异,风格突出,如:阖家欢乐、喜鹊登枝、望子成龙、吉祥如意等。墙腿石、门墩石,雕刻精美,图案多样,多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鸟兽为主,如喜鹊、蝙蝠、牡丹、荷花、莲蓬等。

        造型别具一格的民居灰瓦飞檐、院墙高筑、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随处可见。整个村落巷道纵横、屋宇叠错、高下有致,常常是我们走过了一个巷口又别有一番洞天,穿梭其中好似置身迷宫。一条蜿蜒的街道,把村落分成上下两部分。堪称爨底下村典型古民居的院落为广亮院、双店院和石甬居。1998年,门头沟区政府将广亮院、双店院和石甬居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爨底下村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村民的文化 娱乐 活动丰富多彩,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延续至今,如农历正月十五转灯游庙、耍中幡、荡秋千、唱蹦蹦戏、民间说唱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地方戏曲和正月十五的转灯会也是村中人们最为喜庆的时刻,在这样的日子里,倘若你不小心走进这个村庄,浓郁的乡土文化和人文景观就一会一下子将你吸引住。

        这里美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风貌、别致的民居建筑群绝对不是孤独的,它早就成了拍摄电视剧和**的天然基地,《侠女十三妹》《关东大侠》《慈禧西行》《太极宗师》《无言的爱》《手机》等几十部影视剧都曾选择这里作为拍摄的外景地。如今的爨底下村游人如织,画家、摄影家、作家、诗人等纷沓而至,成了人们寻幽访古的好去处。

        漫步巷间,村落中的老宅、石碾、古槐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其久远的 历史 。这里数代村民同居、同耕、同乐,过着田园般的生活。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就这样在其中静静地释放着。

        无论是斑驳老宅和屋檐斗梁,还是古民居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即使残破缺损,但却依旧固守着昔日的精致与风采。村落的古民居建造精良,古朴典雅,山地四合院幽邃气质浑然其中,美之极致。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参考文献

        孙克勤,孙博,2005,京西古村落的一千零一个表情。北京规划建设,(6):128—151。

        孙克勤,孙博,2006,北京斋堂镇古村落。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孙克勤,宋官雅,孙博,2006,探访京西古村落。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孙克勤,2007,解读京西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北京规划建设,(1):166—169。

        孙克勤,2008,京西古村落地域文化考察。中国地方志,(7):54—58。

        孙克勤,2008,明清山村建筑的典范——川底下村。中华民居,(2):24—27。

        孙克勤,2009,北京门头沟区古村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地域研究与开发,28(4):72—76。

        孙克勤,孙博,2013,探访中国最美古村落。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初见“爨”这个字,很多人都一头雾水的问“这字念啥”?这个字念“cuàn”,古音“chuàn”。我知道它,始于十六年前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年初夏和几个小伙伴包车去了京西门头沟尚未开发的一处古村落“爨底下村”,两天一晚的旅程惊喜连连。由于这个字太生僻,一些介绍中甚至按古音直接将其标为“川底下村”。

        十六年过去了,很多人和事都变了,这处古村落更是换了天地、变了容颜。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体, 是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人文 旅游 景点 **《投名状》、《手机》、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等热门影视剧都曾在此取景 ,也是京西自驾游的好去处。

        爨底下村西北邻柏峪村,南邻双石头村,东邻原蔡家岭村,地域总面积5.33平方公里,海拔650米,距离北京市区90公里,门头沟城区65公里。 在明清时代古村所在地是京西贯穿斋堂地区西部东西大动脉最重要的古驿道,既是京城连接边关的军事通道,也是通往河北、内蒙一带的交通要道 ,建村已有四百多年。明正德十年(1515年)在这里设置防卫御敌的军事隘口——爨里安口,村落因此而得名,归沿河口守备所辖。1958年简化地名时曾改为“川底下”。第一世祖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三兄弟从今沿河城地区的“三岔口”调防到此地屯守戍边,本村为第一世族韩甫金后裔中的一支。守户之家世代为军,有战参战,无战垦田。随着兵丁繁衍,人口增多,逐渐形成了村落,延续至今,建立了这座韩氏家族聚居之地。韩的谐音“寒”,冷热在五行中互补,冷平衡了爨中之火,达到了阴阳平衡,韩姓家族才可世代延续。

        据村里祖先堂记载有该村韩门二十代辈份,现村中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基本上都是“晓”字辈,现已传到“茂”字辈。

        “爨”的解释是:1、烧火煮饭;2、灶;3、姓氏;因“韩”与“寒”同音,寒者贫穷之态,韩姓祖先为使本族能发迹富足,就给村子起名叫“爨底下”。为了好写好记,还编了一个顺口溜:“ 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架火烧,火大烧林,越烧越旺 ”,也蕴含着背井离乡的韩氏宗亲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心愿。

        门头沟区多山,从市区过来没什么高速,一百余公里两小时车程,出了六环基本上都是山路,能看到沿途正在修的高架桥,估计过几年就通高速了,过来会更方便。这山路各种小急弯,秋天层林尽染,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巴尔干半岛自驾之旅。沿途我共发现了3个加油站,路况良好。

        今天的爨底下村位于“爨柏景区”内,是2009年5月通过整合地区资源正式对外开放的景区,包括 爨底下村、双石头、黄岭西、一线天和柏峪 。沿着109国道经过斋堂镇,不远处就看见了景区大门。售票处购票,成人35元,所有景点都涵盖在内,景区内停车免费。

        十六年过去了,我早已经忘记了当初这里是什么样子,只记得往返斋堂的山路沿途一片荒凉。今天的村口早已整修一新,石碑上刻着大大的“爨”字。

        把车停好,走进村子。我来的时候非节假日,游客很少。群山环抱的村落里炊烟袅袅飘升,俨然一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在。古老的门窗,斑驳的石墙,令人联想起明清京西古道上的繁华与沧桑。若不是门口坐着身着现代服装的村民,还真有几分穿越的感觉。

        现在通讯、交通发达了,一脚油门就能开车过来。早在1995年就已经开发 旅游 ,1998年铺下这条通往山西省洪洞县的主街。过去的数百年间,小山村傲世独立,宛如世外桃源。整座山村现居人口35户,93人,656间明末清初的四合院民居,也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较为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

        村口有几家出售农产品、 旅游 纪念品的店铺,看摊大叔特别热情,跟我聊了起来,说“你十六年前来过啊?那你赶上了,那会儿可比现在好玩得多。这么多年拆改得太多,变化太大了”。他的意思是,那时候没开发,能够看到很多原汁原味的场景,现在多少有点商业化,完全是为了 旅游 而生了。

        爨底下村全村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既有北方深宅大院恢弘的气势,窗、室等细节又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风韵。石墙、山路、门楼、影壁、花墙等仍能看出建造时的精工细作;石雕、木刻,以及墙壁上残留的壁画都无声地讲述着几百年来的风云变幻;厚实的院墙凝重中透着威严,灰瓦飞檐积淀的是深厚的文化。 整个村落呈元宝形,又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

        四合院应该是北京建筑的代表之一,相比较起市区的四合院,爨底下的四合院略显袖珍,布局也略有不同。正房、厢房、门楼、中轴线的位置完全靠风水学所规范,建筑思想和市区的一样,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也有门外影壁、门内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等。但或许是因为面积和朝向的限制,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减少占地面积;二进院里不建垂花门,而建造三间五檩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穿堂屋东侧开二门,大门在前院东南角,雨水从大门左侧地洞排出。

        四合院前院东厢房的南山墙、后院东厢房的南山墙建“ 座山影壁 ”。它是影壁的一种,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

        市区的四合院门楼都在中轴线上,爨底下的四合院门楼大部分建在东南角,沿中轴线横向东移,寓意“发横财”,也符合“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思想。

        整个村落很小,一头走到另一头也就十来分钟。几乎所有院落都已经开辟成民宿,免费参观,可以体验住“农家乐”,吃农家饭等。但个人认为没必要每个院子都看,都差不多,看几个就审美疲劳了。而且大都太商业化了,千篇一律,这也是很多目的地的弊病。 爨底下村值得打卡的地方也就是财主院、福字院、观景台等,再有点脚力的加上关帝庙、金蟾望月等

        这是一座“ 双店式四合院 ”,顾名思义就是既开设店铺又开设骡马店,集居住、商业、货物仓储及马棚于一体的组合院落,各院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临街铺面为三开间倒座房,明间前后均由四扇大门组成,俗称“ 板大门 ”,方便商旅出入。铺面除经营村民的日常用品外,还有服务于驮队的用品,如鞭梢、绳索等。店家不仅为过往商旅提供食宿,代客饮马喂料,还有大量的仓储空间以满足经营转口贸易和期货贸易的需要。骡马店门楼的设置也很有特色,既有专门供人使用的门楼,也有专供牲口进出的门楼。

        主街右手边的“ 福字院 ”是1403年(明朝永乐年间)至今最早的院落之一,是全村保留最完整的四合院,也是唯一一家“两进”的院落。

        在大门外的被称为“ 照壁 ”,是全村唯一一块至今保存完整的照壁,与二门口的影壁相对应,隔着街的“一字”墙。对外挡住人们的视线,给人以神秘色彩,对内挡住财气,好的出不去,坏的进不来,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探院内活动的作用。照壁上还有“拴马环”,是过去来往客商、官员上下马用来拴马的地方。

        进院就是一座影壁,中间一个大大的“福”字。明朝时期韩守德中举,就在自家墙上写了一个福字,希望儿孙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当然了,现在看到的这个福字早已是经过无数次修缮重新绘制的。左边上面一点从远处看像蝙蝠,上有5朵梅花,寓意“五福捧寿,五子登科”,下面远看像梅花鹿,上有9朵梅花,寓意“长长久久,百年好合”。“九”在数字中是最大的数,也有“九五之尊、万物之首”之意。偏旁部首远看像寿星佬,上有十六朵梅花,藏有十六笔的“禧”字,在过去这是做生意的门庭,祈盼一年到头生意兴隆,福禄寿喜财皆有之。

        男主人挺热情,向每一位来宾介绍小院和他家的 美食 。不过大叔有点“用力过度”,眼珠子滴溜乱转,多少让人有点觉得太过于商业化。

        上山途中有一座小小的“ 五道庙 ”,它位于全村最主要的交通节点处,代表村民以孝为重的民风民俗,是传统的丧葬礼仪场所,内供五道爷。过去村民死后,由其亲属到此“报庙”,由“阴间”收纳,免为孤魂野鬼。

        “ 财主院 ”在整个村落的制高点,从主街向上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院落坐北朝南,风水独好,能俯瞰其他村落。前院四间房,南屋主人自留,西屋客栈,东屋厨房,北屋现在是展厅。

       

        走进后院,青砖灰瓦,黄泥墙面,熟悉的场景扑面而来。二十多年前这里曾拍摄过一部名为《英雄》的电视剧,也就是“燕双鹰系列”的第一部。我偶尔扫过几眼,主屋就是剧中某土匪的住宅。

        “ 大五间 ”是全村扇面状民居的交汇点,也是全村规格最高、质量最好的民居建筑。室内三明两暗,建筑结构为五间五檩,两侧是卧室,中间是客厅。过去称其为堂屋,隔扇有雕花壁罩,窗下有棋盘炕。门外台阶上有猫洞,阶下有狗窝。西侧耳房下有储藏室,并有通气孔和排水口,设计巧妙,是巧妙利用空间的山村民宅建筑的典型代表。

        很早以前村民就饲养宠物,并充分考虑了猫狗的生活习性,利用门前台阶下方的空间设狗洞,窗下墙根处或门槛处专设猫洞,让猫可以随意进出。

        为了增加可用的储存空间,爨底下村绝大多数四合院里都设有地窖,巧妙地满足了储物、保鲜等需求,同时也保证了庭院空间的完整性。

        这座推磨也曾在《英雄》电视剧里出现过,据说明朝移民最早建造的村子在今天村西北老坟处,后因山洪暴发摧毁了整个村庄,只有一对青年男女外出而幸免于难。为延续韩族后代,二人以推磨为媒成婚,在现址重建家园。

        从福字院对面拾阶而上,半山腰就能俯瞰元宝形的村落全景。个人建议没必要再往山上爬。

        下山途中还有一座“ 娘娘庙 ”,供奉碧霞元君娘娘,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主管青春、生育、除危济难,有求必应,是北京地区民间供奉的代表之一。

        与“娘娘庙”遥遥相对的是古村落里的“ 关帝庙 ”,是村中集伦理教化、祈雨祭天、转灯游庙等多项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从爨底下村再往山里开1.2公里就是著名的“ 一线天 ”,这里的山是石灰质,受水冲刷形成沟壑,峭壁参天长达百余米,如同隧道,仰望天空如隔一线,从此得名“一线天”。《侠女十三妹》、《天军》、《投名状》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

        Tips:

        1、交通:

        自驾:门头沟区城区沿G109国道行驶,直行到斋堂镇看到水库大坝(109国道84.9公里处)爨柏景区路口右拐下国道直行 1.5 公里到爨柏景区售票处,购票再行驶3.5公里到爨底下村。

        公共交通:地铁一号线苹果园站出口向西,乘892路公交:每天三趟到达爨底下,早起7:00从苹果园发车直达爨底下,下午15:05、18:40从斋堂发车到爨底下(只有早起的是从苹果园发车直达爨底下的,其他的只能先到斋堂);返程:每天6:50爨底下发车直达苹果园,上午9:35和下午15:35的车都是到斋堂,然后从斋堂换乘892路再回苹果园。

        公交车驶入爨柏景区先到达售票处,游客需下车购票再随892路公交行驶三公里到达爨底下村。

        2、沿途担礼隧道、大的村镇都有加油站,全程单车道、部分道路蜿蜒崎岖,出发前务必检查车况。

3、门票: 成人35元/人、学生票18元/人。村内免费停车。

        4、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5、导航地址: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109国道北侧约5公里处爨底下村

        6、个人不太建议在村里住,晚上周围可玩的地方不多,市区可以当天往返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 旅游 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爨底下村简介”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